信息学竞赛作为五大学科竞赛之一,无论是竞赛升学领域、还是在开拓学生视野、拓展思维的方面,都具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力。在信息学相关的竞赛中,最具有影响力和含金量的是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组织的 NOI 系列赛事,次一等的则为各省市举办的编程比赛以及中国电子学会考评中心进行的软件编程等级考试(简称电子学会评级)。受篇幅所限,本文主要介绍的为 NOI 系列赛事。
因为各种原因,NOI 系列赛事的流程在历史上几经变动。本文介绍的是截止至 2023 年的 NOI 系列比赛的流程。
根据主办方 CCF 的说法,CSP 入门级或者提高级均是编程能力认证而不是竞赛,但事实上起到的是竞赛的作用。
CSP 入门级(CSP-J),前身是 NOIP 普及组,是 NOI 系列赛事中难度最低,面向年龄最低的赛事,它是很多学生参与的第一个信息学的大型比赛。
CSP 提高级(CSP-S)主要面向广大的初高中生,难度较入门级有着显著提升,其含金量也显著更高。CSP-S 的成绩是学生参与后续的 NOI 系列赛事的重要凭证。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面向高中生群体,难度较 CSP-S 有一定提升,是绝大多数参与信息学竞赛的选手能够接触到的含金量最高的赛事。尽管初中生可以参与 NOIP,但是不评奖。报名 NOIP 存在门槛,往往需要通过 CSP-S 第一轮,甚至是 CSP-S 第二轮得到一定的分数才有资格报名。NOIP 的成绩也是学生参与后续的 NOI 系列赛事的重要凭证。
在 NOIP 之后,信息学竞赛将有主线和支线之分。主线赛事为省队选拔和 NOI,支线赛事为 NOIWC、APIO、ISIJ。无论是主线还是支线赛事都要求学生在 CSP-S 或者 NOIP 中取得优秀成绩(往往不低于省级一等奖)才有资格报名。
NOI 省队选拔是主线赛事中最为残酷的比赛,其将选拔出有资格以正式选手名额参与 NOI,也就是最终的国家级竞赛的选手。各省省队名额数量不一,多为 5-15 个,部分省的省队名额是省一名额的十分之一。
近年 CCF 又推出了“NOI 女生赛”,实际上是和省队选拔一起进行的。最大的作用就是给予了一些比较优秀但未能进入省队的女生,进入省队的机会。在省队选拔中失利,没有进入省队但是取得了还不错的排名的选手可以以夏令营选手的资格参与 NOI,只颁发成绩证明,但不正式评奖。
绝大多数的信息学竞赛选手是通过省队选拔获得参加 NOI 资格的。对于部分竞争激烈的省份,能够通过省选的选手,都是非常顶尖的选手了。
NOI,即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是无数选手梦想中的终点,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将在这里进行最后的拼搏。每年只有两三百人可以出现在 NOI 的赛场上。NOI 的获奖率为 85%,其中前 50 名将获得金牌,进入国家集训队并且保送清华或者北大;第 51-200 名将获得银牌,在清华北大等顶级名府的强基计划校测中将有显著优势。
每年的寒假,中国计算机学会都会组织为期一周的冬令营活动(NOIWC),由国家集训队选手以及金牌教练为参与者提供知识点讲解,同时提供了一次与全国各地的选手同台竞技的机会,比赛难度很高,具有一定含金量。
每年的 5 月,亚太地区的不同的国家将轮流举办 APIO 这一赛事。比赛提供了一次与亚太地区各地的选手同台竞技的机会,同时也会有国家集训队选手以及金牌教练为参与者提供知识点讲解。比赛难度很高,具有一定含金量。
ISIJ 是国际初中生信息学竞赛,这也是针对较低年龄段(小学或者初中生)的选手能够参与并且评奖的含金量最高的信息学竞赛奖项。比赛有很高的报名门槛,需要在主线赛事 CSP-S 中获得非常优秀的成绩才有资格报名。
NOI 将选拔全国最顶尖的 50 位选手进入国家集训队。在经过数个月的集中培训以及考核后,最优秀的 4 位选手将代表中国参与代表全球最高水平的竞赛: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IOI。可以入选国家队是这一年中全国最优秀的 4 名选手,足以为国争光。在 IOI 获得过奖牌的选手,只要自己愿意,几乎可以任选全球的顶尖高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竞赛竞争激烈,但是也可以很有收获!
Finally,谢谢大家的阅读!祝每天开心~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半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微信赞赏支付宝赞赏
发表评论